在36氪上看到一个这样的职场思维模式,感觉有些还是挺赞同的思维和想法。与之共勉并记录。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效率,WPS+专门罗列了对效率提升非常有益的64种思维模式,希望这些思维模式能帮助大家早日登上职场和人生巅峰。
爱因斯坦曾说过: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思维决定观念,思维左右人生,思维创造一切,思维是进步的灵魂。解决问题、战胜困境的最好武器是大脑,决胜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思维方式。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你的做事方式,决定你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视觉。优秀的思维,能使你很容易走向成功。有好的思维就会有好的出路,有宏大的思维就会有宏大的出路,有精彩的思维就会有精彩的出路。反过来,一般化的思维、平庸无奇的思维,则让人碌碌无为、默默无闻。
(1)跳蚤效应: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
来源:生物学实验。
内容精解: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地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 跳蚤效应说明,“自我设限”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自身已失去跳跃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变,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
应用要诀:害怕失败会导致失败。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打破自我设限的心理高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有成功的信心,你就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2)舍恩定理:成功垂青自信的人
提出者:美国教育家、哲学家、美国“反思性教学”思想的重要倡导人唐纳德·舍恩。
内容精解:对事业怀有信心,相信自己,乃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
应用要诀:自卑是人生大敌,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难有作为。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事业工作上都非常重要。只要自己相信自己,他人就会相信你。
(3)卢维斯定理:谦虚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内容精解: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应用要诀:第一,做人首先要谦虚。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第二,谦虚要有个度。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第三,要处理把握好谦虚的尺度。对自己不懂或懂得不够的要谦虚学习;对工作职责中本应该由自己完成的要尽自己的才能去完成,不能因过分谦虚而失去显示才华的机会。
(4)特里法则: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
提出者: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特里。
内容精解: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为正视错误的人将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应用要诀:敢于认错,其本身具有很大价值。错误承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主动认错也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谅解。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色彩”的行为。
(5)鲁尼恩定律: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提出者:奥地利经济学家鲁尼恩。
内容精解: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赢。戒骄戒躁,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应用要诀:竞争是一项长距离的赛跑,一时的领先并不能保证最后的胜利。同样,一时的落后并不代表会永远落后。脚踏实地,奋起直追,你就会成为笑到最后的人。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6)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是另一处的入口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古特雷。
内容精解: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应用要诀: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细分阶段目标,要保证目标的延续性。把最终目标分成几个台阶之后,就要把每一个台阶走好。实现大目标从小目标开始。
(7)洛克定律: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
提出者: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温·洛克。
内容精解: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总的高目标,同时,一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更重要的实施目标的步骤。千万别想着一步登天,多为自己制定几个篮球架子,然后一个个地去克服和战胜它,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站在了成功之巅。
应用要诀: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要想成功,就得制定一个奋斗目标。目标并不是不切实际地越高越好。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
(8)目标置换效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约翰·卡那。
内容精解: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完成目标的关切,致使渐渐地让方法、技巧、程序、信息等问题占据了一个人的心思,反而忘了整个目标的追求”。换言之,“工作如何完成”逐渐代替了“工作完成了没有”。这一现象说明,手段再高明也不是目的,只有运用方法实现目标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应用要诀:以目标为中心,为了目标而不懈地努力,最终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管理者要使组织的一切活动围绕着既定目标而展开和进行,让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形成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希望,为目标群策群力,不屈不挠地工作、奋斗。
(9)布利斯定理:事前多计划,事中少折腾
提出者: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
内容精解: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
应用要诀:不论做什么事,事先做好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明确和详细的事前计划,可以帮我们对自己的设想进行科学分析,梳理实现设想的思路和方法,这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宝贵时间,同时减轻压力。
(10)列文定理:没有能力去筹划,只有时间去后悔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列文。
内容精解: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应用要诀: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了。不论做什么事,事先要做好计划和准备,要按优先次序安排工作、分配时间,这样才能避免工作中的忙乱现象,提高效率。
(11)弗洛斯特法则: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
提出者:美国思想家弗洛斯特。
内容精解:要筑一堵墙,首先就要明晰筑墙的范围,把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圈进来,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圈出去。
应用要诀: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做出超越界限的事来。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
(12)鲦鱼效应:身教比言教更具说服力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内容精解: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他做了一个试验:将一只较为强健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是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整个鲦鱼群行动都发生了紊乱,失去了抵抗外侵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经常提到的“鲦鱼效应”。 鲦鱼的首领行动紊乱导致整个鲦鱼群行动紊乱。同样,在一个企业或者组织中,只要管理者出现问题,那么整个企业或者组织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
应用要诀: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领导者要做下属的表率,以身作则,带动下属成长。管理者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脊梁,必须为企业的发展承担责任。
(13)权威效应:人微则言轻,人贵则言重
来源:心理学实验。
内容精解: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应用要诀:一个优秀的领导应当是企业的权威,或者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权威,然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进行领导。领导可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
(14)刺猬法则:亲密过头会“刺伤”人
来源:生物学实验。
内容精解:一位生物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冬季的一天,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空地。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它们身上的长刺又把同伴刺疼,很快就分开了。寒冷又迫使大家再次围拢,疼痛又迫使大家再次分离。如此反复多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佳的位置——保持一个忍受最轻微疼痛又能最大程度取暖御寒的距离。刺猬法则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彼此的美好。
应用要诀:亲密过头会“刺伤”人。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领导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15)蜂舞法则:管理到位,沟通先到位
提出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茨。
内容精解: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茨经过细心的研究,发现了蜜蜂“舞蹈”的秘密。蜜蜂的舞蹈主要有“圆舞”和“镰舞”两种形式。工蜂回来后,常作一种有规律的飞舞。
如果工蜂跳圆舞,就是告诉同伴蜜源与蜂房相距不远,约在100米左右。工蜂如果跳镰舞,则是通知同伴蜜源离蜂房较远。路程越远,工蜂跳的圈数越多,频率也越快。如果跳8字型舞,并摇摆其腹部,舞蹈的中轴线跟巢顶的夹角正好表示蜜源方向和太阳方向的夹角。
蜜蜂跳舞时头朝上或朝下,与告知蜜源位置之方向有关:跳舞时头向上,表明找寻蜜源位置必须朝着太阳的方向飞行。蜂舞法则揭示的道理是:信息是主动性的源泉,加强沟通才能改善管理的效果。
应用要诀: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沟通是一个把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管理者要像蜜蜂采蜜一样,吸取各种沟通方式的特点,将“蜂舞”揉入自己的管理艺术中。
(16)避雷针效应: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来源:物理学实验。
内容精解: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将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避雷针效应说明这样一点: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应用要诀:对矛盾和焦点要加以解决和疏导,否则会导致矛盾激化。领导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要加强谈心、交流,多做思想工作。
(17)位差效应: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交流
提出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内容精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管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归纳为沟通的位差效应,它说明: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应用要诀:平等沟通,下情能为上知,上意迅速下达。作为较高层次的管理者,应努力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实际和调查研究,主动与下属沟通。管理者应加强自身民主意识的修炼,平易近人、谦虚谨慎,让员工愿意与自己沟通。
(18)斯坦纳定理:说的愈少,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内容精解: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应用要诀:第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个人进步必要条件。第二,自己意见不成熟时不能发表,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第三,多听、多做、少说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19)美即好效应: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
内容精解: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看不到优秀背面的东西,就不能很好地解读它。
应用要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貌取人,或是对一个人的能力以偏概全,你可能会丢失很多宝贵的东西。领导要摒弃以貌取人的观念,坚持唯才是举,全面客观地选择任用人才。
(20)简道尔法则:把适当的人放到适当的位置
提出者:原美国百事可乐公司总裁唐纳德·简道尔。
内容精解:企业要尊重人、培养人、锻炼人,各尽所能,人适其位,把适当的人选配到最适合的位置上去。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在团队中能否被放在最恰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决定着一个团队战斗力的强弱,所以,如何识人、选人是领导最重要的一项功课。
应用要诀:选择人才对企业非常重要,只有先找对人,才能做对事。能当其位是选拔任用人才的首要原则,要把合适的人放到适当的位置上。
(21)贝尔效应:慧眼识人,甘为人梯
提出者:英国学者贝尔。
内容精解: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甘当人梯,提出一个个课题引导别人进行研究,登上一座座科学的顶峰。于是有人把他这种甘为人梯的行动称为“人梯效应”,也称作“贝尔效应”。
应用要诀: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要以大局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人才,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22)韦尔奇原则:用人得当,事半功倍
提出者: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
内容精解:韦尔奇曾说:“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任用适当的人。”这一原则说明,管理者的任务就是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完成手上的工作。这实际上提出了“管理者用人的前提是如何察人”的问题,做到既要察人所长、用人之长,又要察人所短、因人而用。
应用要诀:用人不当,事倍功半;用人得当,事半功倍。领导应以每个员工的专长为思考点,安排他们做合适的事,并依照员工的优缺点,做机动性调整,让每一个人发挥最大的效能。
(23)奥格威法则:用强者更强,用弱者更弱
提出者: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威。
内容精解:如果管理者永远都只启用比自己水平低的人,那我们的公司将一步步沦为侏儒公司;如果我们都有胆量和气度任用比自己更强的人,那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应用要诀: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公司,领导要敢于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才,这样事业才能做大做强。
(24)酒井法则:让员工永久安家落户
提出者:日本企业管理顾问酒井正敬。
内容精解:在招人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会汇集而来。
应用要诀: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会留不住。管理者要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和留住各种人才。
(25)磨合效应:完整的契合=完美的配合
来源:一个生活现象。
内容精解: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应用要诀: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领导要善于调节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矛盾,消除误会、解决分歧,倡导合理竞争,实现组织整体目标。
(26)木桶定律:加长所有的“短板”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彼得。
内容精解: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工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应用要诀:管理者要善于整合团队资源,让所有的人都能在维持在一个“足够高”的相等高度,以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作用。
(27)华盛顿合作定律:一加一并不等于二
提出者: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
内容精解: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应用要诀: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28)苛希纳定律: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者苛希纳。
内容精解:在管理中,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多四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三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三倍,工作成本就多六倍。苛希纳定律可以用三句形象的话来概括:鸡多不下蛋,龙多不下雨,人多瞎捣乱。
应用要诀:在管理上并不是人多力量大,管理人员越多,工作效率未必就会越高。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分工明确。缩减不必要的管理人员,才能减少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本,而唯有精简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29)超限效应: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提出者: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
内容精解: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应用要诀:管理者对下属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下属“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员工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30)波特定理:对下属的错误网开一面
提出者:英国行为学家波特。
内容精解: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应用要诀: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再好的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不放。重要的是,查找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员工解决。
(31)洛伯定理:授权有道,分身有术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内容精解: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应用要诀: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管理者不能包揽各种权力于一身,要最大限度地向下属授权,以增强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吉格勒定理: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
提出者:美国培训专家J·吉格勒。
内容精解: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应用要诀: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通过培训,可以使新员工迅速适应现实的工作,缩短适应期;可以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促其快速成长。
(33)彼得原理:莫让员工溃败在晋级的天梯上
提出者: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
内容精解:每一个员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即: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员工所占据。
应用要诀:管理者要把下属安排到一个能让他们发挥出优秀水平的位置,而不是通过一味提拔奖励让他们最终迷失甚至溃败在无尽的晋升阶梯中。
(34)马蝇效应:有正确的刺激,才有正确的反应
提出者: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内容精解:没有马蝇的叮咬刺激,马就慢慢腾腾地走走停停;而有了马蝇的叮咬刺激,马就跑得飞快。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应用要诀:有正确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刺激是潜力的催化剂,一个人只有被叮着咬着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不断进步。企业员工也是如此。
(35)皮格马利翁效应:赞美使平庸变骨干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
内容精解:皮格马利翁是塞普鲁斯的国王,同时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雕刻家,他曾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女像。他每天看着这座理想中的美女化身的雕像,竟然爱上了自己的作品,爱得很深,很投入。痴情的国王祈求神赋予雕像生命,神被感动了,让美女雕像活了,于是国王便娶她为妻。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道理。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应用要诀: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经过激励后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也就变成了行。
(36)鲶鱼效应:活力源于竞争和挑战
来源:西方生活故事。
内容精解: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沙丁鱼只有在活鱼时才鲜嫩可口,但由于沙丁鱼不爱动,捕上来不久就会死去。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渔民误将一条鲶鱼掉进了装沙丁鱼的鱼舱,当他回到岸边打开船舱时惊奇地发现,以前都会死的沙丁鱼居然都活蹦乱跳。渔夫马上发现,这是先前掉进去的鲶鱼的功劳。沙丁鱼要想躲过“被吃”的噩运,就必须在鱼槽内拼命不停地游动,最终大部分沙丁鱼都能活着返港。 这就是管理学界有名的鲶鱼效应,用来比喻在企业中通过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增加内部人才竞争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内部血液循环良性发展。
应用要诀:只有竞争才能生存,管理者要给员工施加竞争压力,从外部引进人才让内部员工体会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理,达到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的目标。
(37)秋尾法则:尊重即是奖励,信任才易胜任
提出者:日本管理学家秋尾森田。
内容精解:如果我们把很重要的职责搁在年轻人的肩头,即使没有什么头衔,他也会觉得自己前途无量而努力工作。也就是说,重用即是奖励,信任才易胜任。
应用要诀:管理要实现最佳的状态、塑造最高的效率,前提就是管理者对下属或员工做到充分尊重和信任。尊重可以让下属有主人翁的感觉,信任可以激发下属的潜能,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
(38)赫勒法则:监督是尊重,也是激励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赫勒。
内容精解: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在管理中,有效的监督是上级肯定下级的一种表现,也是上级对下级工作的一种尊重。
应用要诀: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监督才会成为动力。有效的监督不是对员工能力的不信任,而是对员工劳动付出的一种尊重。
(39)破窗效应:在第一时间修复漏洞
提出者: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
内容精解: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他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应用要诀: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对破坏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管理者要维护制度,营造环境,及时补漏。
(40)横山法则:真正的管理是没有管理
提出者: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
内容精解: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其寓意就是,好的管理是触发被管理者的自发管理。
应用要诀: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在管理的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约束”和“压制”,效果会适得其反。了解员工的需要,给他们提供发展自己的机会,会激发起他们的自发控制。真正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41)托利得定理: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内容精解: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两种正反思想共存,说明你能够听进不同意见,能把反对意见加以分析,从而对决策起到积极的影响。
应用要诀:思可相反,得须相成。管理者要多方听取下面的意见,征求各方建议,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决策和管理水平。
(42)波克定理: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
提出者: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内容精解: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就不要忙于作决定。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应用要诀: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一定要集思广益,鼓励大家提出反对意见和不同看法,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
(43)韦奇定理:不怕众说纷纭,只怕莫衷一是
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
内容精解: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就怕最后莫衷一是。各说各的理,各讲各的经,最后谁也弄不清的结局就是惨败的开始。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应用要诀:一个人有主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要确定你的主见是建立在对客观情况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第二要确信你的主见不是固执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不懈,终成正果。
(44)麦克莱兰定律:决策管理,人人有责
提出者:美国波士顿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莱兰。 内容精解:成就的需要是权利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等等需要中的一个重要的需要。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赋予员工这种参与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应用要诀:必要的时候,为自己的员工贴上一个权力的标签,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与主人翁意识,而且它所产生的效果许多时候是其他激励方式所不及的。
(45)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是决策的前提
提出者:法国未来学家儒佛尔。
内容精解:进行有效的预测是做出英明决策的前提。没有之前的预测,就不会有决策时的轻松和自由。强调了预测活动的重要性。
应用要诀: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而决策的前提是预测。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预测,进而合理地做出决策,已成为当今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综观全局、预见未来,才能运筹帷幄,立于不败之地。
(46)布利丹效应:果断是决策的心脏
来源:西方一个成语。
内容精解: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由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做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
应用要诀:决策者要避免布利丹效应的对策,果断选择后全力大干。果断地抓住时机,确定新的行进方向,集中所有资源不遗余力地向新方向进发,这是一位优秀决策者应有的前瞻性能力。
(47)福克兰定律:有效的决策才算是决策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福克兰。
内容精解: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没有必要做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做决定。
应用要诀:对于决策者来说,正确的决策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准确的预见,遇事又手忙脚乱,就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决策时要广开言路,围绕决策内容寻找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实施并随时完善,才能提高决策的精确度。
(48)奥卡姆剃刀定律: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
提出者:14世纪欧洲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
内容精解: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所说的,“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应用要诀:不做任何多余的事。在人们做过的事情中,可能大部分都是无意义的,而常隐藏在繁杂事物中的一小部分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复杂的事情往往可通过最简单的途径来解决,做事要找到关键。简言之,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让事情保持简单!
(49)霍布森法则:懂得选择,学会放弃
提出者: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
内容精解: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承诺:凡是买或租我的马的,只要开个价就可以在马圈中任意挑选,但必须是能牵出圈门的马,牵不出去的不行。很显然,这是一个圈套,因为马圈的门很小,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只有那些小马、瘦马、赖马才出得去。“霍布森选择”其实就等于告诉顾客不能挑选。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法则。
应用要诀:没有选择不好,但太多选择也不好。要对面前的机会进行筛选,去掉不符合条件的选择。要懂得选择,学会放弃;善于决断,果断选择。
(50)沃尔森法则:得信息者得天下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
内容精解:信息与情报是金钱的使者,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得信息者得天下。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应用要诀: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就必须准确快速地获悉各种情报:市场有什么新动向?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举措?等等。在获得了这些情报后,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动,这样不成功都难。
(51)前景理论:前景与风险是一对双胞胎
提出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
内容精解:包括三个基本原理: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具备风险规避意识;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具备风险偏爱倾向;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应用要诀:人们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在面临风险时,要以理性的视角去认识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出有价值的冒险,抓住风险中的商机。
(52)毛毛虫效应:打破常规,破旧立新
提出者: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内容精解: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后来,人们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应用要诀:不能盲目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对于任何问题的解决不能禁锢于以往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
(53)韦特莱法则:先有超人之想,后有超人之举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
内容精解: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做的。要先有超人之想,后有惊人举,能不落俗套,可不同凡响。
应用要诀:没有人随随便便能成功。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做的往往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敢想别人不敢想的,才能做别人不能做的。
(54)里德定理:若要经久不衰,切勿经久不变
提出者:美国花旗银行公司总裁约翰·里德。
内容精解:如果有谁认为今天存在的一切都将永远真实存在,那么他就输了。若要经久不衰,切勿经久不变。
应用要诀:接受变化、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改变现状,突破旧格局,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环境,开辟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55)隧道视野效应:不拓心路,难开视野
来源:美国一个摄制组。
内容精解: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
应用要诀:不拓心路,难开视野。视野不宽,脚下的路也会愈走愈窄。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才能看到更远的地方,迈向更广阔的人生天地。
(56)波特竞争战略:竞争是战略,更是谋略
提出者:全球战略权威,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
内容精解: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竞争的本义是对竞争的谋略,谋略是大计谋,是对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竞争战略是对竞争的谋略,发展战略是对发展的谋略,什么战略就是对什么的谋略。
应用要诀:竞争是潜力的催化剂,也是迈向成功的催化剂,是生存的一种规则。只有竞争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才有更快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才不会被社会所劣汰。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只有不惧竞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得生机,赢得生机。
(57)快鱼法则: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提出者: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
内容精解: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大海里,海底世界却存在着这种现象:海底生物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下,用以大吃小的方式获得生存,就是所谓的大鱼吃小鱼。当今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应用要诀: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做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在“快者为王”的时代,速度已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法则。企业必须突出一个“快”字,追求以快制慢,努力迅速应对市场变化。
(58)史密斯原则: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董事长约翰·史密斯。
内容精解: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你就加入到他们之中去。
应用要诀: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说到底都是为了利益。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
(59)大拇指定律:要么第一,要么出局
提出者:硅谷风险投资家。
内容精解:在硅谷,风险资本所投资的创业企业有着一个不太精确的经验定律,即所谓风险投资收益的“大拇指定律”:每十个风险资本所投入的创业公司中,平均会有三个企业垮台;三个企业会成长为一两千万美元的小公司并停滞在那里,最终被收购,另外三个企业会上市并会有不错的市值;其中的一个则会成为耀眼的企业新星,并被称作“大拇指”。 大拇指定律告诉人们,在风险投资的进程中,不断有失败的企业被逐出,不断有落后的企业被淘汰,不断有弱势的企业被赶超,只有最具实力的企业才能成为明星,创造业界神话。
应用要诀:五指连心,大拇指却只有一个!只有不断进取,卓尔不凡,才能永远站在顶峰。不做第一,就注定被淘汰。只有奋起直追,勇往直前,才能缔造一个个商业帝国。
(60)马太效应: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
提出者: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内容精解:马太效应的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69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了马太效应,意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应用要诀: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态度积极主动执着,你就获得了精神或物质的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要改变贫困境地,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学会富人的思维方式。要富脑袋,才能富口袋。
(61)杠杆效应:寻找财富支点,撬起财富大厦
提出者: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
内容精解: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意思是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撬起很重的物体。杠杆原理也充分应用于投资中,主要是指利用很小的资金获得很大的收益。
应用要诀:在投资时做好预算,把握时间节点和投资额度,可以以最佳投资赢得最大回报。找准财富支点,你就能用你的财富杠杆撬动财富大厦,实现一夕暴富的神话。
(62)二八定律: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
提出者: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
内容精解: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占20%,其余的约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应用要诀:在投资理财中并不是投入越多越有效,要考虑投资成本,减少费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投资理财的上上策。
(63)羊群效应:投资理财不是赶时髦
来源:一个心理学实验。
内容精解: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意指由于对信息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进而产生跟风行为。
应用要诀:跟风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投资理财要学会理智、不盲目,多做研究和分析,不要被众人跟风的表象所迷惑,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减少失误和损失,获得最大回报。
(64)复利效应:利滚利滚出财富大雪球
提出者: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内容精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复利就是把每一分赢利都投入投资本金,这样,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复利效应指资产收益率以复利计息时,经过若干期后资产规模(本利和)将超过以单利计息时的情况。复利计息条件下资产规模随期数成指数增长,而单利计息时资产规模成线性增长,因此,长期而言复利计息的总收益将大幅超过单利计息。影响复利的结果只有两个因素:一是投资增长率,二是投资时间。投资增长率越大,投资周期越长,财富的积累越大。
应用要诀:坚持不懈地长线投资,不断获得稳定的回报。以小博大,用小钱闲钱建立家庭的战略财富储备。完善投资结构,让投资的资金做到短、中、长线投资相结合。降低整体投资风险的同时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令整个家庭资产稳健增值。